欧洲投资基金:欧洲引导基金运作模式及启示
(一)欧洲投资基金的运作模式
1994年,在欧盟成立不久,为给欧盟地区中小企业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欧盟委员会即根据欧盟研究与开发纲要,推动成立了欧盟投资基金。欧盟投资基金注册资本30亿欧元,其中欧盟委员会出资30%,欧洲投资银行(欧盟主导的政策性银行)出资61.9%,其他25家私营金融机构出资8.1%。
欧洲投资基金设有股东大会、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等机构。股东大会由所有出资人派出代表组成,每年召开一次,负责审议欧洲投资基金年度报告和经过审计委员会审计的财务报告。董事会由欧盟、欧洲投资银行和私营金融机构代表各派1人组成,并自设管理团队负责基金日常管理。审计委员会是由股东大会委任的独立机构,直接向股东大会负责,主要职责是确认欧洲投资基金的运营是否合规,并保证财务报告真实准确。
欧洲投资基金不直接从事创业投资,而主要以"祖母基金"方式,参股欧盟地区的国家和区域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目前已参股支持的代表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包括:
德国EPR-EIF基金。该基金总规模为10亿欧元,通过二级放大,参股支持了20家创业投资子基金。
德国巴伐利亚地区母基金。该基金总规模为5000万欧元,通过二级放大,参股支持了4家创业投资子基金。
伊斯坦布尔创业投资母基金。该基金总规模为1.6亿欧元,通过二级放大,已参股支持土耳其成立2家创业投资子基金(尚有4家正在评估中)。
泛欧地区Dahlia创业投资母基金。该基金总规模为3亿欧元。
西班牙创业投资母基金。该基金总规模为1.83亿欧元。
英国FTF母基金。该基金规模为2亿英镑。
欧洲投资基金通过参股欧盟国家和区域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极大地激励了欧洲各国政府和一些地区州政府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积极性,有效地推进了欧洲地区的创业投资发展,有力地支持了中小企业创新创业。
(二)英国引导基金的运作模式
1998年,英国通过发布《英国竞争力白皮书》宣布设立区域小企业投资基金。1999年,该基金正式设立,首期规模为1亿英镑,目前的规模为5.4亿英镑。最早由英国贸工部企业政策理事会管理,从2000年起移交新成立的小企业服务局管理。
该基金不直接投资小企业,而是通过支持各地区设立区域性小企业创业投资基金,间接支持小企业。其宗旨是:(1)增加对小企业的资此支持;(2)保证英国每一个地区都有一家本地区的小企业创业投资基金;(3)向潜在投资者示范基金从事早期创业投资的相对高收益。为保障所参股创业投资子基金真正支持小企业,子基金对小企业的首期单笔投资不得超过25万英镑,6个月后可以进行第二轮投资,但投资总额不得超过50万英镑。
为有效吸引私人资本参与设立小企业创业投资子基金,政府基金的参股比例高达2/3,却始终只收取4.5%的优先股息。子基金的超额回报,政府基金只分享其中的20%。截至2010年末,英国区域小企业投资基金已累计参股支持了20多家创业投资子基金,每年新设立的子基金均在2家左右,除存续期满已经清算的子基金外,目前仍有10家子基金处于运营中。累计撬动私营资本11亿英镑。
既然该基金高度专注于欧洲市场,那么对投资者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了解欧洲市场的机遇与风险。
先说所有QDII基金都会面临的风险。投资海外市场,需关注汇率风险。今年6月,工银瑞信成立了一只投资印度市场的QDII基金。受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短短三个月里,人民币和美元两类份额的回报率差距近6%。
再来看看欧洲市场的具体情况。基金招募书显示,该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为90%×MSCI 欧洲净收益指数收益率+10%×税后银行活期存款收益率。下面为MSCI欧洲指数近五年的走势情况:
数据来源:Wind、界面新闻研究部
从指数走势来看,在过去5年中,欧洲股市经历了多个涨跌周期。2017年初至2018年上半年,欧洲股市整体表现强劲,但随后便开始回落。目前是否是欧洲市场的最佳布局时机?
上投摩根的说法是:当前欧洲经济持续稳健复苏,就业、消费者信心以及商业投资持续改善,企业盈利持续改善,而温和的通胀水平得以让欧洲央行延续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欧洲股市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对股票市场构成支撑。
但同业的旁观者并不这么认为。一位 FOF基金经理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对欧洲市场并不十分看好。“目前欧洲实体经济不太好,债务率降下来了,但是各国经济结构不同步,英国脱欧问题悬而未决,德国股市银行占大头,欧洲股市牛市比较难。”
该基金经理认为,欧洲市场分化比较严重,更强调主动的个股选择能力,而想在国内做好欧洲股票的调研难度较大。“一般海外的配置我们都是通过指数基金,如果想在国内做好对欧洲市场的选股,从操作上来说比较难以执行。”
新时代宏观团队研报认为,目前欧洲经济面临承压,可能影响上市公司盈利表现。研报提及,近期欧洲央行下调今明两年的GDP增速预期,维持通胀率预期不变。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表示,围绕经济增长的风险大致平衡,但外部需求出现疲软态势,全球贸易摩擦、意大利政治危机以及新兴市场动荡将影响未来经济增长。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地时间29日下午在布鲁塞尔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共同出席中欧工商峰会,并发表主旨演讲。
李克强指出,习近平主席去年成功访问欧洲,双方就共建“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达成重要共识。中欧作为全球两大重要经济体,有责任携起手来,共同推动国际产能合作:
第一,中方愿同欧洲战略投资计划对接,在基础设施共建上取得突破。中方愿发挥基础设施建设的队伍、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参与欧盟近期推出总额3150亿欧元的欧洲投资计划。
第二,中欧双方可以装备制造为重点,在第三方合作上取得突破。中国企业在发展中国家和中东欧地区开展产能合作项目,要发挥自身中端装备制造性价比好的优势,也需要采购欧洲国家相关设备。采取合资、公私合营(PPP)、特许经营等方式。提高合作项目节能环保水平。
第三,我们要面向产业投资需求,在金融合作上取得突破。中国有充裕的外汇储备,愿以购买欧债、直接投资等多种方式参与欧洲发展。中方将积极考虑建立中欧共同投资基金,助力欧洲战略投资基金。还将扩大购买欧洲投资银行债券,充分发挥泛欧投资合作平台、中东欧投融资框架等金融安排的功能,发挥人民币清算行作用,健全RQ?FII制度,让金融合作成为双方利益融合的牢固纽带。
第四,在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水平上取得突破。中欧只要本着互惠互利原则,处理好贸易摩擦等问题,完全有希望实现2020年贸易额达到1万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