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二手房成交量:青岛楼市7月“战报”:二手房成交下降37.6%,城阳区摘得“双冠”
转眼间,7月青岛楼市已正式落下帷幕。
作为下半年楼市开场的首月,虽然新房成交量环比出现下滑,但是楼市总体平稳,总体热度不及6月份也在整个市场的意料之中。
据贝壳研究院统计,2021年7月青岛新房成交量共计13158套,环比下降17.2%;新房住宅成交均价15703元/㎡,环比微涨0.6%。
但值得注意的是,整个7月份的二手房市场却有些不容乐观,据贝壳研究员数据,青岛7月份二手房成交量共计4262套,环比下降37.6%。
图片来源:贝壳研究院
城阳区成交居首,老胶南稳居第二
从7月青岛各区市新房销售情况来看,一些老派的“成交高地”仍然在以据对的优势领衔整个青岛市场。
例如,城阳区在多盘热销的助力下,7月新房共计成交2566套,新房成交均价14548元/㎡,以明显优势稳居榜首,占比全市总成交量的19.5%。
在城阳区域的整体优异表现中,也不乏去化亮眼的单盘项目。据卓易数据统计,7月份商品住宅销售套数成交榜中城阳区共有4个项目入榜。其中,双利城央府7月份共计成交473套新房的佳绩成为单盘榜榜首,同位于城阳区的卓越青岚郡、和达智慧生态城、绿地国科健康科技小镇分别位列单盘榜第6、7、8名.
其次则为老胶南片区,在拥有极高库存量和充足客源的基础上,2021年7月新房共计成交2184套,新房成交均价14688元/㎡,占比全市总成交量的16.6%,荣居第二;
老胶南片区新房销量荣登区域成交榜二,得益于中铁青岛世界博览城、融创中心等多个项目的高效去化,特别是以上两盘分别位列单盘榜第4和第5名。
“季军”即墨区7月新房共计成交1714套,新房成交均价12624元/㎡,占比全市总成交量的13.03%。
下沙沿江是最早通地铁的板块,拥有下沙江滨站和云水站两个站点,1号线三期段的开通,再加上8号线的开通,过江便利了不少。
下沙沿江,有地铁的交通优势,二手房价与沿江南相当,还是非常具有性价比的。
只是,和沿江南一样, 下沙沿江同样面临着商业匮乏的尴尬。
已挂上了法拍网的江滨站地铁口的烂尾楼,似乎给了人们更多的期盼。只可惜, 7月25日还是面临了流拍。
不过也不用过于担心,按照法拍房的常规操作来看,二拍一般都会打折,或许二拍给我们留下了更多的惊喜呢?
高教园、开发区(老物美)板块
下沙高教园区,开发区(老物美)板块,这里是下沙曾经的中心。但随着天街、印象城、银泰等商业中心的崛起,这里的中心地位被金沙湖取代了。
因为老物美板块是下沙最早的核心区,醇熟的生活氛围, 完善的配套是这里最大的优势。
只是,由于这里二手房楼龄大多在15年左右,相对次新房来说,品质上会稍有打折。
可以期待的是,开发区单元万科、融创拿下的三宗地块,新房限价3万,这个板块也终于将上新。
未来,这里或许将迎来新一轮的转机。
大学城北板块
大学城北,是下沙的年轻板块,但是大学城北的基础配套较为丰富,学校、商业配套均齐全,唯一遗憾的是至今未有地铁开通。
不过,“长安-下沙”城际轨道已被纳入“十四五”规划,大学城北很可能会设有站点,还是很值得期待。
大学城北次新房供应较充足,晓春城、水云城等交付不久的次新房也有不少已经挂牌。
大学城北由于楼龄新,满五年的房源并不算多, 成交过程中这一大笔的增值税,也影响了大学城北部分次新房的成交。
目前,大学城北二手房成交价基本在2.7万-3万元/㎡之间,成交还是比较稳定的。
医药港板块
2020年7月深圳成交3478套新房住宅,其中90㎡以下的产品成交1315套,占全市总量的37.8%。
90-144㎡的改善型产品成交2040套,占总量的58.7%;144㎡以上的产品成交123套,占总量的3.5%。
04.
7月深圳成交13407套二手住宅,环比增加26.6%
新房限价使得同片区新房与二手房之间存在价格剪刀差,7月15日新政对二手房的影响远大于新房市场,新政对二手楼市的影响,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将会在成交数据上有直观的体现。
7月份由于前期积压的网签集中过户,使得二手住宅成交量创新高。
2020年7月深圳成交13407套二手住宅,环比增加26.6%;成交面积1147526平方米,环比增加26.7%。
福田区成交2197套二手住宅,环比增加14.7%,成交面积185744平方米,环比增加16.5%。
龙岗区成交3759套二手住宅,环比增加25.8%,成交面积324034平方米,环比增加26.7%。
2020年上半年,深圳楼市成交活跃,房价上涨,供应不足是深圳楼市面临的深层次问题。
7月15日新政的出台,从需求层面遏制炒房需求,短期内对抑制房价上涨起到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