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庄家:庄家BlockVC
作者|蜂巢采编小队
编辑|文刀
王峰的“揭竿而起”引来多家区块链投资机构“圈踢”被投项目Troy。今日,“带头大哥”的声明中露出和解之意,这也让他先前抛出的质疑留给市场,成了未解之谜。
加密资产经纪服务商Troy,中文译名特洛伊,去年发行了100亿枚同名代币TROY。5月26日,王峰为首的共识实验室及其他多家机构罗列了“特洛伊之罪”:币价腰斩、拿钱不作为、系投资机构BlockVC的“皮包项目”、运营数据存疑。
公开信息显示, TROY于去年8月份进行私募,12月登陆了币安Launchpad公募,此后进入二级市场。
两轮募资让TROY获得了1240万美元的融资,BlockVC、NEO Global Capital、共识实验室等8家机构、平台被列在项目白皮书上,光环闪耀。但融资额近亿元的TROY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不甚乐观。
现市价0.0038USDT上下的TROY,无论比照私募价0.007USDT,还是币安Launchpad上公募价格0.005USDT,都破发了。3月16日,TROY一度跌至谷底0.0013USDT。
此前,让王峰恼火的事情是Troy系“机构投资人自己换皮假装”做的项目。尽管TROY在遭机构维权后出面澄清,与BlockVC独立运营。但从投资方描述、两家主体早期的对外PR及团队人员有重叠等情况看,TROY与BlockVC关系匪浅。
BlockVC创始人徐英凯对外的公开发言,透露出他深谙加密货币市场的投资之道。该机构的业务涉及一级市场投项目拿币,二级市场做现货和衍生品的量化,为项目提供市值管理等。除此之外,去年的IEO热潮中,BlockVC几乎是火币Prime的项目“输送机”,包揽了该打新通道前四期新币的投资和包装。
左手有项目的币,右手有机构的钱,投行、券商、做市商“多位一体”的BlockVC具备了庄家的一切条件。尽管如此,这家定位为区块链投资基金的机构仍然造成了LP的亏损,还被直指“不负责”、“诈骗”。
尽管王峰有意谅解,但进入二级市场的TROY可不仅仅只有机构投资人。目前,BlockVC未对币圈公众关心的质疑做出具体回应。
融资1240万美元 TROY多次破发
听到了半个币圈的声讨后,TROY的价格在最近的2天里呈现出“努力攀爬”的走势,从5月26日的0.0034 USDT拉升至今日最高价0.0041 USDT。
这种小幅度的增长依然难以掩盖TROY破发的现实。去年12月6日正式经由币安进入二级市场后,TROY高开低走。
“高开”是对于币安Lauchpad的投资者而言的,他们在该代币销售通道上拿到的TROY的公募价为0.005USDT,二级市场的最高价为0.0108 USDT,翻了一倍。0.005USDT以上的价格只持续了一个半月,1月20日,TROY首次跌破了这一公募价。
对于TROY的机构投资者来说,破发在去年12月14日就出现了。他们三四个前私募投资的TROY,单价为0.007USDT。该币在登陆二级市场后不到10天,价格跌到了0.0069USDT。
币安研究院公开的TROY研究报告
按照币安研究院公示的TROY报告显示,投资机构的解锁规则为按季度阶梯式释放,理论上已经完成了2个季度的解锁。投资机构之一的共识实验室告诉蜂巢财经,按照协议,他们的Token解锁按季度分批释放20%、30%、20%、30%,第一次解锁在12月5日,除第一期解锁以外,其他尚未退出,预计亏损在50%。
此后的小半年里,TROY一路走低。3月16日下午一度跌至0.0013USDT的谷底。
接连腰斩、破发的TROY与它优秀的融资背景显得极不匹配。
TROY白皮书上展示了投资机构
不仅仅是投资机构的光环耀眼,该项目的创始团队中有清北等名校毕业生,也有中信信托、东方财富、老虎证券等名企供职背景的人才,项目的融资金额也不可小觑。
公开可查的信息显示,TROY从去年8月份进行私募,融资规模为840万美元。12月登陆了币安Launchpad,公募规模为400万美元。1240万美元的融资金额折合人民币8680万元,近亿元的一级融资额在去年下半年的下行市场中称得上亮眼。
这样一个多知名机构投资、背书的高光项目,5月26日晚在某社群的AMA直播时,遭共识实验室创始人王峰痛斥“不负责任”、“去年唯一赔钱的项目”。他称,共识实验室在TROY上投资了100万美元,个人还投资了30万美元。
这其中最经典的两种方法就是诱多和诱空。这也是主力,让散户的交易投资心理无限制,出现了放大。同时也让散户的投资亏损无节制地放大。
诱空?
诱空从字面理解很简单,首先要主力对散户进行诱惑。而主力选择的方向是空方,到底主力是如何通过诱空,让散户入局。
简单的来讲,就是主力在盘面上通过散户常用的各种技术指标。作出让散户一眼看出,股价要下跌的态势。从而让散户抛出手中的筹码。
MACD两曲线死叉发出卖出信号后股价还继续上升,如同火车惯性前冲的道理一样,是形成的上升趋势的惯性作用,是一波上升行情的最后一冲。随着股价惯性上升,高位死叉后的DIF会勾头上行与MACD将要金叉,然后DIF再勾头下行,形成“将金不金”的形态。MACD两曲线“将金不金”形态出现,后市将会产生新一轮下跌。
编辑
需要说明的是:
1.MACD两曲线死叉后股价上升,即使DIF与MACD再金叉,DIF也会形成顶背驰,股价的上升行情也走不远。
2.MACD两曲线高位死叉后再金叉,有时也会走出一波较强劲的上升行情,但这只是少数股票才会出现。
那些自以为能看透市场所有波动的交易者,实际上什么也看不透。
大部分交易者都会犯的一个错误是,认为只要有涨跌就有无限的机会,过犹不及,频繁从来都不是一个褒义词,无论什么场合成功都从不与多划等号。
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时候不该做,说交易是一门艺术,实际上就是对这种"度"的把握,面对没有把握战胜的对手,防守就是最好的进攻,学会空仓,犹如战场上得以逸待劳,事半功倍!
不夸张的说,那些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市场怎么波动,一直在市场里面持有单子的交易者失败的概率是百分之一百,那些认为能看透市场所有波动的人实际上什么也看不透,不过是自以为是的一厢情愿罢了。
现实,永远都要比你最坏的想象还要再坏一点,只不过每个都会误以为自己会比别人更幸运。
比如,比你认为的二八原则更残酷的是:95%的利润来自于5%的操作,并且是5%的人抓住了那95%的人浪费掉的机会。
这意味着,第一,市场赚大钱的机会不多;第二,绝大部分的操作是微利和亏损的;第三,跟周围的人保持一致你将永远抓不住最好的机会。
尤其需要交易者理解的是:第一,某一笔交易微利或者亏损之后要继续对下一笔交易保有信心,接受绝大部分的操作本来就是无用功,盈利来自于交易的持续性,永远不要把最终结果堵在某一笔交易上,因为你失败的概率是95%。
第二,某一笔交易获大利之后,要及时学会休息,这种机会不是每次都有,更不要为了交易而交易,在市场内赚钱的人很多,但是能够拿钱离开的人很少,除了学会赚钱,你还要学会怎么在那95%的交易中少亏钱,不能把那5%操作的盈利亏完。
第三,其实,自始至终都是你自己在战斗,不要相信跟着某个人可以赚钱, 想走交易这条路,终究要学会一个人的独行,远离那95%的交易人群,去成为那个最特立独行的自己。
可是在实际的交易市场中,我们总能见到趁热打铁,结果把铁打凉了的,交易永远是后发制人,想要赚的更多一点,在规则范围内:一是,持有的时间尽可能长一点,暴利永远都是时间的礼物 二是,进场尽可能晚一点,进场价格越低你就越会占有优势,在这两者之外,学会休息,不要给自己加戏。
自己想想有多少次一笔还算成功的交易出场以后,想当然的顺手再开个反方向单子结果把前一笔的盈利亏完不说,还亏损了本金的?
弄到最后才发现,原来是好不容易抄了个山底,出在了山腰,最后又被从山腰踏空到了山顶。
忍不住去做是本能,忍住不去做是境界。